体外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是指将分选得到自体DC在体外负载不同形式的肿瘤抗原,刺激其成熟,再回输至患者体内。在这种免疫策略中,不同的DC亚群、不同的 DC激活剂、DC所负载的不同形式的抗原、处理后DC的给药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影响 DC疫苗的效果。同非靶向性DC疫苗一样,DC体外负载的肿瘤抗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如DC与包含肿瘤抗原的肽段共孵育,DC电转染编码肿瘤抗原的RNA,DC与肿瘤细胞或肿瘤细胞裂解物共孵育等。
通过DC与整个肿瘤细胞共孵育的方式使DC体外负载肿瘤抗原,这种免疫策略不仅能够同时靶向多个肿瘤抗原,还省去了筛选个体化肿瘤抗原的繁琐步骤,但存在激发自身免疫反应的潜在风险。为了改善DC疫苗的疗效,可通过紫外线照射、氧化处理及热激处理等方式増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除此之外,研究者通过PEG处理,制备DC-肿瘤融合细狍,这种融合细胞表面同时表达多种肿瘤抗原、MHC I类分子、MHC II类分子和多种共刺激分子,能有效提呈肿瘤抗原,诱导CD4+T细胞和CD8+T细胞反应,与TLR激动剂、热休克蛋白合用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客观疗效。
尽管基于DC的肿瘤疫苗已经在部分肿瘤中成功诱导了抗肿瘤免疫应答并显示出客观的临床疗效,但DC疫苗作为单一疗法的抗肿瘤效果仍不甚理想。除了不断完善DC疫苗自身的免疫策略,研究者们同时必需意识到DC疫亩的疗效与肿瘤自身及其微环境密切相关。抗原调变、MHC I类分子表达下调等免疫逃逸机制,肿瘤患者T细胞CTLA~4和PD-1 的异常高表达,以及Treg细胞、MDSC、IL-10和TGF-β等造成的免疫抑制微环境都不可避免地削弱DC疫苗的效果。
未来基于DC疫苗的免疫策略应“自我完善”和“联合应用”并重,涉及针对肿瘤新抗原的个体化DC疫苗方案,探索有效的佐剂及其他增强疫苗免疫原性的方式,并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抗PD-1单抗、抗CTLA-4单抗,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疗法,如放疗、溶瘤病毒等联合应用,以提高DC疫苗的抗肿瘤效应。
免疫密码是集合细胞免疫疗法等有关肿瘤免疫治疗内容的平台,供患者学习浏览,提供最新的资讯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