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号码
免疫治疗的发展历程也是现代医学科技的进步史

免疫治疗:子宫内膜癌,女,51岁

时间: 2024-10-17 16:27 来源: 免疫密码

背景介绍

子宫内膜癌多发于绝经后的高龄女性,且患者数在逐年增加。子宫内膜癌不像子宫颈癌那样通过明确的检查可诊断,不少患者在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子宫内膜癌多数为腺癌,对放射线感受都低,化疗的有效率比卵巢癌还要低,发生淋巴或血行转移的预后不好。本例复发子宫内膜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疗后,长期接受自体活化淋巴细胞疗法和口服脱氧氟尿苷,得到长期生存。

案例介绍

女性,51岁,无特别既往史

1998年12月确诊子宫内膜癌切除子宫及附件,骨盆及主动脉淋巴结转移,肿瘤粘连乙状结肠表面。术后CEP方案化疗5次(CDDP, EPI, CPM),TJ方案化疗3次(TXL, CBDCA),1998年8月乙状结肠肿瘤增大,骨盆及中动脉淋巴结复发,左锁骨上淋巴结出现转移灶,随行放疗。肿瘤部分缓解,后每日口服脱氧氟尿苷。

2000年1月24日免疫细胞治疗初诊,PS0,食欲良好,触诊确认左锁骨上淋巴结放疗后缩小至2cm。2月9日开始CD3-LAK自体免疫细胞治疗开始,每2周1次,至4月19日共7次。左锁骨上淋巴结缩小,触诊摸不到,主动脉淋巴结和骨盆淋巴结无发展,肿瘤标志物CA19-9和CA125无上升。判断已经维持了放疗后的状态。6月23日开始第二个疗程的免疫细胞治疗,每2周一次,至9月1日共6次,后每4周治疗一次,

至2002年4月。骨盆及主动脉淋巴结稳定,后每6周免疫细胞治疗一次,12月开始每8周治疗一次。2004年1月以后每2个月治疗一次,2004年12月以后每3个月治疗一次。2005年10月以后CA125有增高趋势,2005年12月开始每4周治疗一次,观察到肿瘤标志物降低。2006年4月以后每3个月治疗一次。期间每6个月进行一次CT检查,长期治疗后发现骨盆及主动脉淋巴结缩小(Figure 1 2),肿瘤标志物得到抑制,PS0,QOL维持良好。

案例讨论

此例化疗无效,广泛淋巴结复发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放疗缓解了淋巴结转移,经过7年的免疫细胞的治疗,该患者无新病灶出现等复发,并保持了良好的生活质量。从肿瘤标志物看,该患者仍带瘤,今后仍需仔细观察随访,并调整免疫细胞治疗的间隔。

 

子宫内膜癌复发伴随远处转移案例图1

 

 

子宫内膜癌复发伴随远处转移案例图2
  1. 相关内容

免疫密码